七夕传说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,早在远古时代,追求秩序的古人们不仅将天空规划得井井有条,还将星宿与地面区域一一做了对应,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,称作“分星”,就地面来说,称作“分野”。
简单来说,古人就是将天上每个星座都与地上的实体地理区域一一对应,古代分星与分野目的主要是为了配合占星理论进行天象占测。后来因为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,七夕才被赋予了爱情的意义。
令人绝对想不到的是,在古代七夕是“闺蜜节”和“女性光棍节”,之所以说是因为受儒家思想“男女授受不亲”的影响,女性出门都会受到很大的约束,所以更不可能与异性交往。
在早期七夕仅限于未婚女性过节,她们各自穿上漂亮衣服和小姐妹聚会,相互切磋女红技巧,甚至是玩耍。因为彼此关联的都是单身女性,所以也被说是“闺蜜节”,或者说是“女性光棍节”。
当然有啦,其实古人虽然刻板和死板,但也是有谈情说爱的节日。比如说:我们现在过的“元宵节”,就是古人的“上元节”,也是古人谈情说爱的日子。
这是因为:每年的“上元节”,各地都会张灯结彩,歌舞升平。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,晚上都会出门来灯下赏月,也只有这一天大家可以随便出来赏灯逛街,没有太多禁忌。
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,平时只能待在家里二门不迈,唯有“上元节”女性可以随意出门。宋代诗人辛弃疾就写过一首“上元节”夜晚场景的诗词《生查子·元夕》,里边的经典诗句“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”就是描写“上元节”男女幽会,谈情说爱的情景。“上元节”也就是我们现在的“元宵节”,它才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起源,而七夕仅仅只是民间逐渐流传下来的节日,并非七夕起源。